首页> 资讯> 详情

苏州这座千年宋塔里,曾尘封了一件绝世国宝

2023-08-12 06:16:25 来源:腾讯网

- 2023年第3期 -

(总第473期)

每每提及盘门,老苏州总会絮叨许多往事:


【资料图】

这里曾经很冷清,是荒草丛生的“冷水盘门”,人迹罕至;这里也曾很热闹,每天清晨,成群结队的上班族推着自行车翻过吴门桥……这里最不缺传奇故事,比如苏纶场的百年沉浮,又比如瑞光塔里曾经藏匿着了不得的国宝。

▲盘门三景,图@姑苏发布

老话里,苏州有“七塔八幢九馒头”之说,说的是古城街头巷尾的七砖塔、八经幢(chuáng)和九个澡堂(因为澡堂形酷似馒头)。其中七塔指的是七座小型砖塔,如今只剩下一座甲辰巷砖塔。

不少人把北寺塔、瑞光塔等也列入其中,其实都是误会,但谁让苏州有这么古塔呢?

说起瑞光塔,它诞生与北寺塔一样,相传最早都是吴王孙权为报答母恩修建的。

1987年,人们在瑞光塔底层发现景德元年(1004)定磉题记,从而最终确定塔的建造时间为北宋景德元年至天圣八年(1004—1030)。

总的来说,瑞光塔三层以下基本上是宋代原构,四、五层经宋以后多次修换而尚保持原貌,第六、七层为明清重修。它如同忒修斯之船一样,凝结了古往今来无数匠人的心血。

▲瑞光塔修缮位置示意图

王书林增绘自戚德耀《苏州瑞光塔勘查概况》图一剖面

瑞光塔是楼阁式砖身木檐塔八面七级,高约53米,比九层、76米的北寺塔矮上一头。塔身由外壁、回廊和塔心三部分组成,塔顶有屋檐,每层有木构腰檐和平座栏杆。多数斗拱构件比例与宋《营造法式》基本相符,颇具宋代斗棋风格。花纹装饰皆涂红、白二色,简单明快。

八百年来盘门一带物换星移,只有这座宝塔仍雄伟屹立。

瑞光塔本身就是一件国宝,而就在塔身里,人们又发现了另一件国宝。这段往事背后,过去有个苏州人家喻户晓的故事

1978年4月的一天,三名学生放学后来到冷水盘门,彼时那一带荒凉清冷,只有一座废塔伫立。于是他们爬上古塔探险,却一不小心在塔内发现了藏匿近千年的宝物。

▲瑞光塔旧影

据说他们本想上来掏鸟窝,结果在第三层无意中触碰到一块松动的塔心砖,掀开之后竟然发现一个暗门,于是顺藤摸瓜,发现了函藏在两层木箱内的真珠舍利宝幢及其它有关佛教文物。

于是掏鸟窝掏出了国宝的传奇故事不胫而走,至今为许多人所称道。

▲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瑞光塔全景摄影

根据当时苏州文化局的档案记载,三名学生主动报告上交了一批文物。但在这故事背后,却有另一个截然不同的版本。

时间回到1978年的那一天,暮色下的瑞光塔上,有人在用绳子把一个沉甸甸的麻袋吊到地面。路人发现这一情况以为是“阶级敌人”,便立刻报警。经过公安一番调查,最终在离盘门不远的地方找到了三名学生还有他们带回家的一批稀世珍宝。

▲1978年瑞光塔维修前残损状况,图@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原来三人初中刚毕业,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时代浪潮下,为了逃避去农村插队落户的命运,他们偷偷躲到了人迹罕至的瑞光塔内。

为了生火吃饭、取暖,他们在满是鸟巢的塔内掏挖柴草树枝,这一过程中不小心发现了藏匿在塔心内的一百二十多件文物,为了照明甚至还烧毁了其中一卷经卷。随后他们便趁着夜色把两麻袋文物带回了家

这一段记载来自《吴地风情》(钱正著),作者钱正是苏州文史专家,1959年曾参与苏州博物馆筹建,1985年担任苏州市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从事文物、博物馆工作40年

是主动上交还是被公安追回?这样离奇的故事似乎也给国宝又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富有时代特色的面纱。

塔最早是西汉时期随着佛教一起传入中国,“塔”字本身也由梵文“Stupa”窣堵坡的音译简化而来,在印度的原义是“坟墓”。(《魏书·释老志》:“释迦生于周末,其卒也,门人积薪焚之,骨殖分散,大小如砾,弟子收置于瓶,建塔供奉”。)

塔最初就是用来供奉释迦牟尼的遗骨(佛舍利),后世僧人亡故,往往根据生前的地位建造墓塔,以贮藏骨烬。五代后,开始流行在塔身内以塔、幢安置高僧留下的舍利。

▲瑞光塔三层塔心柱

瑞光寺的藏匿的真珠舍利宝幢就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

据考证,真珠舍利宝幢是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4年)的佛教艺术品,主体由楠木制成,集宋代各种工艺技术于一身,在苏州悠久历史的众多文物中首屈一指,在中国工艺史上堪称瑰宝。如今是苏州博物馆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也是我国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由于许多工艺已经失传,为了再现和研究这件文物,从1978年开始,苏州博物馆抽调了二十余位老艺人组成了复制组,前后历时两年之久,共复制出三件宝幢,其中一件东渡日本,剩余两件保存在苏州博物馆,和原件交替展出。

当然,坊间也有传言,那一件远走高飞的复制品背后也有隐情,真相如何难以知晓,权且留白做茶余饭后的一点谈资吧。

本节目音频来自“古今悦动听!DING!”,是联合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文化馆打造原创音频品牌,以声音短剧穿越往昔岁月,用配音、音效重现历史的回响,通过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演绎,解码城市人文基因,展示苏州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活力与魅力。

参考资料:

《两宋时期苏州瑞光塔的修缮工程》,作者王书林

《苏州瑞光塔真珠舍利宝幢的发现及其工艺》,作者程义

《吴地风情》,作者钱正

出品方 | 喜悦声创

联合出品 | 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文化馆

监制 | 乐轩

主编 | 说书的菜

声音短剧配音 | 辫子叔叔、洋子、潘皖豫

编辑/后期 | 雅小胖

-图片均来自网络-

关键词:

上一篇:vioson是什么牌子(viori是什么牌子)
下一篇:最后一页